7/4 統一 vs. 味全 轉播後記
【統一 vs. 味全轉播後記:若熙好投、細節滿滿,龍隊得點圈有發揮,4 比 1 搶下下半季首勝】
徐若熙 6 局只失 1 分好投+龍打線得點圈 7 支 2 有所發揮,味全以 4 比 1 擊敗獅隊,搶下下半季開門紅。
好久沒有這種感覺龍隊贏得很順利的比賽了。
面對控球不好、十分不穩定的蒙德茲,龍隊打線有做到我賽前提到的好好選球,首局就選到 2 個四壞球帶給蒙德茲壓力和用球數的堆積,再來是後續打出安打的球,都是選到蒙德茲的速球做出擊,其中又以吉力在二下的清壘二壘安打,和政禹在三下的得點圈適時一棒,最為關鍵(味全團隊得點圈 7 支 2,至少有基本盤,能贏球的分數就進得來,這感覺跟上半季尾聲很不一樣)。
吉力吉撈展現主砲價值,抓住了對方 2 好球之後、有點失策的配球想法(2 好 1 壞,感覺可以再吊一顆外角變速球或指叉球,但獅隊投捕選擇速球,又投得不夠出去,被吉力重拳伺候),保持住揮棒重心和完整度,做反向攻擊而沒有硬拉,成功打出 2 人出局滿壘的二壘安打,成為這場比賽最關鍵的一刻。
若熙 6 局的內容,有被首局首打席全壘打後的不驚不慌,有壘上 2 名跑者危急局面的沉著應對,有高球威速球和超群叉指變速的壓制,並且把該追求三振時確實執行球路,真的投出三振解決對手的霸氣,給投出來,而且屢屢鎮住獅隊陣中的強力左打——林佳緯、林安可、林子豪、陳傑憲;
勝利組牛棚——吳俊杰、林子昱、陳冠偉——的連線,也讓人感到十足的信任;雖然俊杰一度遇到壘上 2 名跑者、追平分上來打擊的危機,可是處理危急狀態時控球沒有走鐘,最後在超高張力情況下,用漂亮的內角指叉球凍結難纏的小黑邱智呈,成功解圍,讓我跟桀晨在轉播當下都激動不已。
.
◎若熙的球路配置
今天一樣有特別統計若熙的球路配比,整理如下:
92 球 67 個好球
四縫線球 49 球 53.3%
叉指變速 26 球 28.3%
滑球 11 球 12%
曲球 6 球 6.4%
速球均速有落在 150 公里以上,比賽中有幾顆速球速度掉到 147 到 150 公里之間,但應該不超過 10 顆,重點是全場速球的尾勁和品質都有保持住,打者不易把球打強打好。
再來另一個觀察點是,若熙持續封印他的卡特球,今天就我的統計是沒有使用任何一顆,上一次先發野革有統計到 2 顆(我自己是沒有統計到),可是不管如何,自 5/10 之後,若熙就大幅減少其卡特球的使用,近 4 場先發更是幾乎完全沒有使用,可見一定是有一些因素,讓若熙和其搭配的捕手決定,大幅減少這顆球的使用量。
就結果來看,這個轉變的效果是好的,因為近 4 場先發,龍之子的投球壓制力展現都不錯,4 場先發 24.2 局合計只掉 4 分自責分,送出多達 28 次三振,僅 4 個四壞球;
只是我認為若熙在特定情況下,比如說單局用球數偏多,需要製造打進場內的快速出局數時,還是可以偶爾搭配這顆卡特球使用,不一定要完全捨棄;之後如果有機會,會想針對這點來提問龍隊的投捕想法。
不過我同時也很樂見,若熙回歸到高球威速球+狀況佳叉指變速的高宰制力樣態,這跟他在 2021 年剛上一軍時屠宰對手的狀態滿類似的。今天若熙相當仰賴他的叉指變速球,而也因為它的位移狀況和進壘點控制都好,所以效果絕佳,跟速球的速差和位移落差搭配起來,打者實在苦手。
若熙此役的 6 次三振,前 4 次都是用速球壓制投出,後 2 次在第六局,他跟捕手少宏在大大提高叉指變速使用比例的狀態下,完全讓獅隊優質左打群——陳傑憲、林安可、林子豪,要嘛打不好、要嘛上當揮棒落空,都是用叉指變速投出三振。
整體來說,今天的若熙經常以追求三振的感覺來攻擊打者,十分有侵略性,解決對手的霸氣也讓人看得過癮(五上用 154 公里的速球 K 掉林佳緯,復仇成功,就大吼了一聲),搭配上搶戲的新紋眉,令人印象深刻,既有真材實料的紮實好投,又有富含娛樂性的場上信心展現,這場勝投和單場 MVP,很值得他本人和龍迷開心。
.
◎龍之子對決林安可
我想特別把若熙跟林安可對決的 3 個打席拉出來談,因為實在太精采了。
過去林安可曾經對若熙開轟過(去年 4/6 在天母,若熙中職一軍生涯第一次挨轟,就是由林安可打出來的),又是當前中職本土打者當中打擊技巧、選球功夫、出棒 power 數一數二強的,因此他跟現在中職本土最強投手若熙的對決,格外受到關注。
首局,若熙對安可投得小心,先以曲球和滑球作為開端,都沒有投進好球帶,都想盡量控制在邊角;
接著連續 3 顆速球也都投在邊角,1 顆壓低、2 顆投在內角,控得精準,球速亦都催在 150 公里以上,有滿好的品質跟壓制力,可是安可能把後面 2 球打成界外,以超快的揮棒速度拉成拉打方向的界外球。
2 好 2 壞,龍隊投捕來一顆外角叉指變速,有東西向位移變化,也有球種和速差的轉換,進壘點在外角低很準,可是安可依然能把球破壞掉,進行小纏鬥。
最後徐若熙走回內角高的四縫線,151 公里投得夠高,這個球的配置和執行都很完美,配置上跟前一球做到對角線落差,還有球種和速度的巨大轉變,執行上有投在靠近打者視線的位置,安可受到吸引追打揮空,遭到三振。
第二打席在第四局,安可抓到若熙稍微失投,高度投到 6 號位和 9 號位之間,而不是在內角的 154 公里速球,強棒一揮打成右半邊強勁平飛球,非常成功的出擊,只是運氣欠佳,被右外野手王順和接殺。
這個打席算是安可佔上風,因為即便他球數落後,卻還是能逮中失投球,把這顆速度達到 154 公里的球,打得如此紮實,很不簡單。
第六局的第三打席,若熙、少宏改成以叉指變速球為主的基調,來對付安可,這個配球策略跟前 2 打席完全不同:第一打席是以曲球和滑球開場,最後再用速球壓制;第二打席則是以速球攻擊,穿插 1 顆叉指變速。
打席開始後連 3 顆叉指變速,安可把第一球打成界外、第二球揮空、第三球選掉。2 好 1 壞,這打席唯一的一顆速球出現,內角低 7 號位,超準確的位置,153 公里,安可受到速差跟好的進壘點影響,只能打成反向界外,揮棒時機點慢了一點點。
該打席第五球,若熙在 2 好 1 壞的球數,執行了一顆經過很好 set up(前面球路配置鋪路完成,先奠基好速球,再來叉指變速做引誘)的叉指變速球,外角低、投在引誘區,林安可完全忍不住,揮棒落空遭到三振。
這 2 次三振,還有 3 個打席的對決,都不能只單看單一一球的品質和效果,而是投捕針對如此強打者做出良好的作戰策略,有好的鋪陳跟球路配置,而好的投手也能很紮實地去執行這些高品質球路,掌控好進壘點,才能產生的結果。
精彩,真的精彩。
.
◎吳俊杰的指叉球、林子昱的變速球
前面有提到,吳俊杰在七上三振掉小黑的大指叉球,還有第八局,林子昱凍結掉林安可的內角變速球,不論位移、進壘點位置、出現的時機,都近乎完美,而且畫面也很有美感;
真心推薦大家再次去回看轉播,欣賞一下那 2 球,實在很難用言語形容。
俊杰的大叉其實沒有那麼好控制,但是在 2 人出局一三壘有人的危機局面,球數 2 好 2 壞,對上已經跟他纏鬥 5 球的邱智呈,他執行了可能是我看過他投過最好的一顆指叉:進壘點落在內角低,有很大的下墜外,也有一定往左打者外角竄的位移,轉進了小黑好球帶的前門。
這顆球,非常殺。
子昱那球不遑多讓,因為那是對到更強的林安可。
子昱從 1 好 3 壞的球數落後投回來,滿球數時,連續 2 顆外角變速球都在邊角,但林安可都能勉強擦到球皮,實在難纏。
這時候子昱再來一顆變速球,正好投進內角位置,同樣因為有不小的橫向位移,讓安可覺得這球太內角,沒有轉進好球帶前門,但是從 TrackMan 的 K-Zone 上來看,那球還是有轉回來,而且下墜幅度大,或許有點低,但我認為過本壘時是有削到好球帶的。
安可遭到三振,而不是保送,是該局最大的一個轉捩點,後續子昱又投出一個三上三下,連續 7 次後援登板沒失分;他真的是龍隊本季最受信賴的牛棚投手,也是封鎖第八局領先的不二人選。
#統一獅
#味全龍
#徐若熙
#吉力吉撈鞏冠
#林安可
#蒙德茲
#吳俊杰
#林子昱
#播報421場